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[大安區] 失智共伴  在遺忘中支持前行


[大安區] 失智共伴  在遺忘中支持前行

 

緣起

     “黃阿姨是個輕度失智症患者,燒開水忘記關火、相同的問題會重覆問好幾次、出門忘記回家的路,甚至懷疑同住的人是小偷等症狀,日復一日,讓女兒無法專心工作,身心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…”


大安區失智症人口推估超過5,500人,其中大部分居住在社區,成為你我的鄰居。失智症之影響正衝擊著個人、家庭與社區,民眾對失智症認知不足、缺乏友善態度,都讓生活於社區中的失智者及家人承受許多困難與壓力,其實「失智症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支持!」,期望透過推動失智友善社區,整合社區資源運用,未來不分男女老少,每個人都能主動向失智家庭伸出溫暖的手。


 

推動小組

       結合里辦公處、社區發展協會、傳統市場、超商、全聯、社區藥局、各級學校、教會及派出所等241個單位,成立失智友善照護網,共同為失智患者提供服務。


失智友善照護網推動內容

圖:失智友善照護網推動內容


 

我們怎麼推動?做了什麼?

配合大安區為文教區之特質,結合各級學校讓失智友善融入學習課程中:


一、從生命教育角度著手,於幼兒園及國小辦理失智症繪本導讀及讀報活動;於國中小學辦理預防失智繪畫比賽,讓預防失智的種子於趣味中萌芽;結合高中職學校之學生志工,以定期送麵包為媒介,關懷獨居失智長輩;結合各大學之學生陪伴獨居失智長輩,將「青銀」與「共伴」元素融入課程設計,由學生陪伴長者完成一件他想要完成的事。藉由生命教育讓學生們了解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,勇敢面對雖是艱難的課題,卻能憑著美好的記憶重新出發。


與國中小學合作-失智教育從小扎根


與高職、大學合作-失智友善做中學 學中做




二、結合社區大學辦理「愛與記憶的生命故事繪本創作」,共有17個家庭參與,陪伴失智症患者之家屬以繪畫紀錄照護心路歷程,從觀察到記錄,從整理到美化,成就一篇篇動人的生命故事。

結合社區大學辦理「愛與記憶的生命故事繪本創作」作品

圖:結合社區大學辦理「愛與記憶的生命故事繪本創作」作品




三、招募及鼓勵社區商家加入失智友善組織,目前已有241家加入,共同守護社區失智患者。


公部門動起來 失智友善作伙來




招募及鼓勵社區商家加入失智友善組織



四、於社區成立友善咖啡館、辦理露天電影院及彩繪本中心外牆,將失智友善社區之信念融入大安民眾生活。


與里辦公處、圖書館、社區大學合作辦理失智友善相關活動


大安好創意 提升識能真給力




 

感動故事
一、青銀共伴-時尚奶奶不「服」老,古著文青挖到寶!
      78歲的郭奶奶,輕度失智,平日大多待在家中,少與人互動,原本表示與年輕人沒話聊,因600多件衣服捨不得丟棄而感到困擾,藉由與學生共同分享衣服穿搭並贈予,不但賦予古著新生命,感染了年輕活力,也傳承環保理念。學生們更重新啟發對失智長輩的認識,打破刻板印象,發現原來能夠讓長輩那樣開懷大笑是多麽簡單的一件事。

二、青銀共伴-來自1923的文藝軍人
      95歲的汪爺爺,輕度失智,個性活潑可愛,愛吃糖,擅長書法與山水畫,與大學生互動過程中,他喜愛分享過去的經歷,讓學生們感受歷史課本的故事在眼前神靈活現,爺爺並大顯身手,展現山水畫畫工,亦將作品贈予學生,在離開之前他說,就算學生結束訪視,也還是可以常來找他喔!看著有精神有朝氣的爺爺,學生有滿滿的不捨,並將他的招牌笑臉錄起來做紀念。

感動故事

修正及永續發展

       失智友善社區需從各面向及民眾共同參與推動,本中心將持續擴展社區失智友善組織、推動健康意識從小紮根及提升民眾健康知能,為大安社區友善失智環境建立厚實基礎,朝協助失智症者及其家庭,減輕照顧負擔之目標而努力。